第(1/3)页 五月十五日,李洛和崔秀宁再次来到海东。尤其是崔秀宁,上次离开海东不到一个月,这次又跟着李洛来了。 李洛快要出征了,她想每天都陪着他。 李洛已经很久没来海东了。这次来到海东第一件事,连社主堂都没有回,就直接去乡村刷存在了,强化移民们对自己的印象。 “将军大人呐!可算是见到大人了啊!” “将军,夫人,我等磕头了!” “将军大人来看我们了啊!” 李洛所过之处,老移民们纷纷下跪,很多人都是热泪盈眶。新移民们看到李洛,则是纷纷下跪,口称“镇守官人”。 无论老移民还是新移民,对李洛都是发自内心的敬仰感激。是李洛守护了这片世外桃源,让他们真正过上了男耕女织的好日子。 在这不用做奴,不用受酷吏盘剥,不用受村社保长欺凌。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土地,老移民丰衣足食,红红火火。 还没打下粮食的新移民,也被镇守官人赈济了粮食和布帛,竟然衣食无忧,不在颠沛流离,朝不保夕,过上了从未有过的安生日子。 这就是再生父母,救苦救难的菩萨啊。 华夏百姓非常质朴的,谁让他们日子过得去,他们就为谁效忠,为谁打仗。 就连最后一批新移民,刚到海东才几天的两万多移民,在了解海东后,见到李洛也跪在路边拜谢不已。 李洛见状也很感概。民心是什么?民心就是粮食,就是田地啊。海东十几万的民心,是他自掏腰包花费大把金银购买的海量粮食换来的,是他用海东的良田换来的,是赠送的五千头耕牛和大量农具换来的, 李洛夫妇在流民刷够了存在感,这才视察匠造处。 如今,首席大匠师顾铠掌管的匠造处,成为海东当局规模最大的处,光是吃“皇粮”的有编制的诸色匠师,就超过了七百人,每季度的薪俸支出就高达五千两。 除了七百多人的在编匠师,还有大量学徒,临时雇工,加起来有三千多人。 “主公,复合玄甲已经造出四千六百多副…”顾凯向李洛汇报。 郑和也汇报:“恩师,洛宁新船已经完工九成,月底就能下海了。” 李洛很满意的放下一件复合新甲,说道:“走,去海边船坞,我要看看洛宁船!” 县衙和匠造处一大群官吏陪着李洛来到海边的海东船坞,李洛远远就看见两艘大船伫立在那里,那身姿… 帅呀。 后世盖伦船和郑和宝船的结合体,真的是漂亮。两层甲板,半封闭女墙,既高大巍峨,威武霸气,又修长美观。 就算不懂风帆战舰的人,也能看出这新船的不凡之处。 李洛和崔秀宁登上一艘新船,立刻闻到一阵浓郁的油漆味,看到起码有上千人在船上干活。 “船体不用一根钉子,全部用卯榫,很是坚固。如今正在上第三遍桐油。到下旬,再立桅挂帆,安置战具。”郑和介绍说。 李洛在船上到处观摩,比他预想的要好。这船是五百吨级别的,在这时代已经是一等大船了。可以装载一千水兵,以及三个月的清水、食物、装备物资,完全就是远航性能强大的新式风帆战舰。 比起元军的中等战船,强出太多了。从蒲氏缴获的五十艘战船就在不远,可是和还未完工的洛宁战船一比,就像豺狼和狮虎。 李洛问道:“此船战具兵员,如何配置?” 郑和恭敬的回答:“按照恩师的意思,配置石炮四架,拍杆两座,床弩十二台,炸罐抛射架两座,突火枪三十杆。” “兵员方面,弩机兵三百人,火器兵一百人,弓箭手三百人,接舷刀枪手三百人,操船水手五十。全部人员一千零五十。” 李洛点点头,这个配置很合理了。可以在远程、近程、肉搏这三方面有效打击敌军。如今海东还没有开发火炮,暂时只能这样了。 等到开发出火炮,才能转化为火器战舰。 郑和又道:“如今新船下水,不知道帆速。但以学生估摸,每时辰应该最少比其他大船快五六里以上。这两艘新船,还请老师命名。” “郑和,你们做的很好。这两艘新船嘛……一艘叫长安号,一艘叫晋阳号吧。”李洛很快就想到合适的名字。 “诺!”郑和领命,“长安号,晋阳号,美哉,壮哉!” 其他人听了也有点激动。主公姓李,据说是李唐后裔。而长安是大唐国都,晋阳是李唐龙兴之地,这其中含义…还用问么? 李洛指着两条新船,语带豪气的说道:“就算将来这两艘战舰沉没,也有新的长安号、晋阳号。将来还要有洛阳号、扬州号、成都号!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