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9、380节 记得打电话发微信哦-《警花追我到元朝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三是武士退役后可以出任文官,且优先担任兵曹官员,警官,县尉,乡村治安使。

    四是百姓见到武士要拱手行礼,日常中武士先行,武士先用。

    五是武士之妻不忠,罪加一等;私通武士之妻的男子,斩首。

    六是没有警士和宪兵的情况下,武士有权管理治安。

    七是武士优先获得奴隶代耕。

    八是武士死后,灵牌可入当地忠武道庙祭祀。军职军衔高的大武士死后,灵牌入最高的武庙忠烈神宫祭祀。

    贡献大的武士死后,不但灵牌在忠烈神宫祭祀,同时也入炎黄帝宫,太上道宫,至圣文宫一起祭祀。

    所有武士,自动是忠武庙的信士,只要条件允许,必须每月来武庙祭拜关羽和岳飞两位武圣,称为“月祭”。

    武士来武庙“月祭”,必须要焚香祈祷之后,在武庙中的演武场中,射五支箭。

    第一支箭是红羽,名叫忠箭。靶人白脸,名叫“不忠”。

    第二支箭是黄羽,名叫义箭。靶人黑脸,名叫“不义”。

    第三支箭是黑羽,名叫勇箭。靶人绿脸,名叫“胆怯”。

    第四支箭是蓝羽,名叫智箭。靶人灰脸,名叫“无知”。

    第五支箭是白羽,名叫信箭。靶人蓝脸,名叫“无信”。

    五箭皆中,才算仪式完成。然后,在道士的“月祭簿”上签名,领取一张平安符离开。

    连续三月无故不来武庙“月祭”,称为“堕道”,褫夺武士身份。

    李洛明文规定,武庙是武士的灵魂栖息之处,精神不灭之所,是武士另一个家园。而且除了武士,文官百姓皆可在武庙祭祀,也可称为信士,从武庙获取勇气,智慧,力量。

    李洛这么骚的操作,是将武人的身份认同感,职业仪式感空前绝后的凸显出来。利用本土宗教的力量来重塑华夏武魂。

    这些内容公布,唐军军心更是昂扬,无论军士还是将领,人人喜悦无限。而以林必举为首的文官们,却很不是滋味。

    喜欢折腾的李洛,又宣布修建“鲁班神宫”,祭祀鲁班和墨子。而贡献大的匠师,死后可以在鲁班神宫,太上道宫,炎黄帝宫,至圣文宫祭祀。

    这五庙,合称“道家五庙”。可几大神宫一起修建,唐国有这个人力吗?

    不怕,有日国苦力呢。农闲的时节,他们当然也不能闲着,除了修城,就是建庙,开矿。

    再说,海东的几大神宫,其实规划的规模都比较小。毕竟海东只是一个岛,没必修那么大。

    倘若真有恢复的中原的命,李洛打算到时在长安洛阳修建规模宏大的“五大道宫”。

    回海东十多天,李洛还视察了各大营,召开军事会议和社员大会,登台点将主持大军演,视察了水师,织造,匠造,渔业,矿物等处。还试射了火铳和小铜炮。

    甚至,李洛还接见了新设九县的县官。一句话,官人很忙,无论白天还是晚上。

    如今,西岸平原上的广大区域,设置了九个新县,全部由洛宁郡管辖。而洛宁郡守,由林必举兼任,以便统一事权。

    好几个新县还没有人口,专门是安置后来的移民的。

    离开海东前一天,李洛夫妇率领所有七品以上文官和团总以上武将,来到唯一修建好的太上道宫,也就是之前的老君庙,来上香祭祀。

    太上道宫占地不到两亩,里面也只有五个刚刚通过科举考试的道官。这几个道官都读过一点书,又对道家很感兴趣,就被任命为道官,算是出家为道。

    “无量天尊!君上驾到,贫道稽首了。”被委任为天师的玄真子,身穿崭新的道袍,率领仅有的四个新道士,赶紧出来迎接。

    李洛看到这五个新道士,差点忍不住笑出来。

    这几个道士,是被他和崔秀宁生造出来的啊。

    要是张三丰知道,一定会气歪牛鼻子子。你们是道士么?你们也算道士?那你们究竟师承哪门哪派啊?

    更不能容忍的是,这玄真子才到几天道士,就封了天师!天师这么不值钱?

    倘若张三丰知道李洛把祭祀孔孟的至圣文宫,也纳入道教之下,估计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。

    兄弟,你厉害,你不怕孔家和读书人和你拼命?纳儒为道,道家是巴不得,儒家能不和你急?你咋不纳佛为道呢?

    太上道宫按照规格是五间七进,但因为占地面积小,所以显得很局促。以规模论,也就是一座中等寺庙大小。

    可太上道宫却是唐国等级最高的老君庙,所以作为天师的新道士玄真子,品级仅次于卿士。

    太上老君的神像,在正殿太清宫。神像两边各有七个大字。左边是:天道妙理亦在人间。右边是:究根溯源自知缘由。

    神像上面还有四字匾额,上面写着:天机可泄。

    语气的确是道家的口吻,很像那么回事。可假如张三丰看到,必定会吐槽一番。

    李洛在神像面前虔诚下拜,亲自焚香祈祷。崔秀宁也抱着李征跪在旁边。身后的文臣武将也跟着跪了一地。

    香烟缭绕中,悠悠钟磬敲响,显得很是肃穆。

    之后,玄真子按照李洛设定的程序,庄严肃穆的问道:“代天问,君之道,所为何?”

    李洛肃然回答:“励精图治,以民为本,察纳雅言,因时应变。能使良臣牧百姓,固华夏文明。能使武士守四方,拓华夏沃土。此乃君之道。”

    玄真子道:“善哉斯言,君之道,真乃浩然大道也,老君佑之。”

    然后,玄真子又按照程序问崔秀宁:“代天问,后之道,所为何?”

    崔秀宁没有李洛那么好的演技,她的脸蛋憋得有点僵硬,努力绷着说道:“端庄知礼,贤惠淑良,宜室宜家,谏愆化吉,母仪家国,乃后之道。”

    玄真子道:“善哉斯言,后之道,真乃浩然大道也,老君佑之。”

    玄真子又问:“何为文臣之道?”

    早有准备的林必举朗声说道:“勤谨廉洁,忠君报国,爱护百姓,因时应变。为君上分忧,替百姓做主,此乃文臣之道。”

    “何为武将之道?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