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11、1012节 原来是她-《警花追我到元朝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  “某也想不到,你会在此处。”赵庆也有些高兴。“某记得,你改名叫文菜了?”

      “是。”苦菜子点头,“如今叫文菜了。”她指指后面的院子,“我娘亲嫁人了,这就是我们的新家。”

      赵庆点点头,“家主对你们好么?”所谓家主,指的是苦菜子的继父。

      苦菜子甜甜一笑,“阿爹对我们很好。”

      赵庆也能看得出来,她如今的日子不差,虽然是个典型的农家女,但面色红润,头发乌黑润泽,应该这几年没有缺少吃食。

      农家的日子,只要赋税不重,有田可种,没有灾荒,日子还是过得去。

      “外面雪大,你回屋吧,我要回去了。”赵庆对苦菜子点点头,就往自己院子而去。

      “是。”苦菜子在身后微微鞠躬,却没有马上回屋,而是站在雪中,定定的看着赵庆走远。

      赵庆回到院门口,一条黑箭射来,正是他当年养的黑。

      即便赵庆走了好几年,黑犬也记得主人。它嘴里呜咽着,耳朵垂下来,摇头摆尾的围着自己,显得极为高兴。

      赵庆摸摸黑犬的头,一步跨入院中,喊道:“爹,娘!儿回来了!”

      屋子里很快冲出四个人影,正是赵庆的父母和弟妹。

      “爹!娘!”赵庆首先就跪拜下去,“不孝儿庆,拜见双亲!”

      “儿啊!”

      “阿兄!”

      四人一起露出又惊又喜的神色,他们万万想不到,赵庆竟然赶在过年前回来了。

      “儿啊!”赵母忍不住喜极而泣,她看着高大威武,一身武将气派的儿子,激动的不出来话来。

      赵父也欢喜无限,不过到底没有流泪。

      “侬回来就好,回来就好!”赵父上前一把拉起儿子,“我儿快快起来,怎么学的知礼了?”捶捶长子的健壮的身体,拿起那把黑鞘唐刀,“我儿是武士,金湾村还是独一份,爹欢喜的很。”

      已到弱冠之年的弟弟赵喜,上来一把抱住赵庆,“阿兄,侬可回来了!爹娘可是日日盼着!总算把侬盼回来了!”

      赵庆也狠狠在弟弟背上捶捶,“好得很,侬结实了不少!”

      “阿兄…”年已十七的妹妹赵乐娘也泫然泪落,上前盈盈下拜。

      就是农家女子,也是知礼节的。

      “乐娘也成大姑娘了。”赵庆看到亭亭玉立的妹妹很是欢喜。

      “好了,侬阿兄回来,那是大的喜事,侬不要流眼泪,不吉利!”赵父道,拉起儿子的手,“走!进屋!”

      赵庆其实不用问,就知道家中的日子比当年好多很多。从父母弟妹的气色和穿着就能看出,自己家虽是农户,却不缺衣少食。

      院子里还养了鸡鸭,不远处还修了了猪圈。

      这可是以前没有过的。

      也不光是自己家,甚至不光是本村本县本县。他一路从长安回来,路上经过很多城镇村庄,到处都是一副生气勃勃,祥和太平的样子,连乞丐都很少见到。

      他记得以前,就是姑苏富庶之地,也到处是流民和乞丐,乡村的百姓几乎个个面带菜色,瘦弱不堪,神色愁苦。

      可是如今,当初的一幕烟消云散,恍如隔世。

      这一切都是陛下的恩赐啊。

      要不是陛下,下还在鞑子手中,乡村还在豪强和保长甲主手中,百姓度日如年,哪里有如今的安乐太平?

      不过,看到父母头上的白发,以及明显衰老了不少的容颜,赵庆也心中发酸。

      赵庆进入屋子,刚好饭菜已经做好。他打眼一看,不但是白米饭,还有鱼肉。

      “侬回来的正好,虽不是过年,今日竟有鱼肉!”赵母笑道,对自己今日很舍得的用了鱼肉而感到有先见之明。

      看来,就算赵庆不回来,家中也能偶尔沾到荤腥了。

      赵父甚至乐呵呵的拿出一壶酒。

      在赵正的印象中,不知道多少年家里没有喝过酒了。

      一家人满心欢喜,其乐融融的围着桌子坐下,就是那条黑,也老实不客气的盘在赵庆脚下。

      赵母给每人准备一套陶食具,竟然是分食。

      见到赵庆露出意思惊讶之色,赵父笑道:“侬数年未归,不晓得村中改了不少规矩。”

      他指指面前的陶盆,“官府倡导分食,是同盘共餐不好,叫什么…”

      “不卫生。”赵庆笑道。

      赵父一拍大腿,“对对,就是不卫生。要是不卫生啊,一人生病,就全家容易生病。所以啊,乡正村正就给大伙改了规矩。刚开始,颇不习惯。可日子久了,倒也觉得很好。起码,没有人和我抢菜了,哈哈!”

      赵庆笑道:“这是好事。同盘共餐,大家一个菜盆吃菜,虽然显得和气,但要是一人染病,这病毒和细菌就会传染。这也是为何一让病,有时候全家得病的原因。”

      “军中那么多人,也都是分餐而食,决不允许多人共用一盆菜,防范细菌病毒之举,更是严格。”

      赵家人也听过病毒和细菌,这些都是乡村公所宣传过的,所以听了也不吃惊。

      分餐制刚开始推行时,不少人还心中抵触,觉得太过于麻烦。但是几年推行下来,就慢慢习惯了。实际上所谓的麻烦,也就是每人一套餐具,洗碗麻烦而已。

      但是慢慢的,人们也发现,分餐推行之后,一家人全部染病的例子就少了。

      “喔唷,我的儿啊,吃饭为么事带着刀子啊。”赵母一边给赵庆分餐,把最好的肉分给他,一边嗔怪的指指儿子腰间的唐刀,“早知道侬当了武士官人,娘睡觉都能笑醒,可侬也不能吃饭挂着刀子!”

      赵庆拍拍唐刀,“倒不是儿故意显摆,只是儿习惯了。军中大家吃饭,都是佩刀,必要时还要拔刀切肉。再,行军打仗,吃饭就在野外,刀又放在哪里呢?当然是随时携带。”

      赵庆的手很自然的扶住刀柄,“要能在紧急关头,一息之间拔刀杀担”

      他一握住刀柄,那种勃然欲发、拔刀而起的气势就油然而生。加上他腰背挺拔的如钟坐姿,显得很有几分威严。

      这真不是赵庆刻意如此,而是在军中,在陆师学堂,在战场上养成的气质。

      他早就不是那个淳朴的农家子弟了,他已经蜕变为大唐武士。

      “好了好了。”赵母又是欢喜儿子变得与众不同,又是嗔怪,“侬的手,不要握住刀把子,侬这样子,让人怕怕的。”

      “那儿就摘下刀。”赵庆呵呵一笑,还是将刀摘下来,挂在墙上。

    


    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