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45、946节 要不要修《元史》?-《警花追我到元朝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  而这个姚岐,最终也没有回到雍州,而是死在了高原。

      结果不难猜测。后来聂果然在高原自立了。赞普之意,本为大丈夫,这本就是中原之语,并不是君主之意。

      这说明,聂自称“大丈夫”,既表明了雄心,又没有真的以一国之君自居,他应该还是尊奉周天子的。

      只是后来,赞普之意才有“大丈夫”变成君主。

      李洛看到八思巴等人面面相觑,神色怪异,皱眉问道:“这些竹简说了什么?”

      八思巴只能实话实话的将竹简上的内容说了一遍。

      “果真?”唐主露出惊讶之色,“朕早听中原大儒说起,羌人和吐蕃人实为汉人,俱为华夏后裔。只是不知道个中详细。今日始知其肇也!”

      李洛将竹简一枚枚拿起来端详赞叹,恍惚间差点连自己都信了。

      八思巴道:“看这竹简记载,必是如此了。不过,后来中原汉人,估计也不止一次西迁高原。周朝这支,不过是最早的一批,也是最早的一个部落了。”

      白兰法王等高僧也都点头。

      无论他们愿不愿意承认,事实摆在眼前。

      吐蕃人,的确就是华夏一脉,说是中原汉人,似乎也不算错。

      总之,汉蕃羌一家,是可以断定的。

      李洛绕着竹简,一边踱步,一边连连叹息,目光烁烁的看着八思巴,意味深长的说道:“川西羌人,如今已经归为汉人,倒也是复为一家了。如今,汉吐蕃同源之翔实,已经就在眼前,可汉羌同源之翔实,竟然还没有发现。”

      八思巴立刻会意,他心中叹息一声,双手合十的说道:“吐蕃人,实际上并无统一族号,自古以来,诸部林立,实在不利于教化。”

      “小僧恳请陛下,令吐蕃诸族,归汉!”

      “哦?”唐主不置可否的看看其他高僧,“金轮法王之言,诸位以为如何?”

      大皇帝似笑非笑的目光扫过去,一班高僧人人心中一凛。

      “小僧以为,金轮法王言之有理,善哉!”白兰法王硬着头皮说道。

      事实摆在眼前,吐蕃人本就是华夏移民,这是无可辩驳的史实。而且,吐蕃人本就不是出自一个部族,而是多个不同部族。这些年各族相互争斗不休,也不是什么好事。

      诸族归汉,既符合史书,又符合当前。

      唐主欣然点头,“好。诸位既请,那朕就复吐蕃诸部之名为汉,不分彼此!嗯,吐蕃诸部,本就绾发右衽,此与汉同,倒是不必大改。”

      “不过,吐蕃历法不够精准。虽说吐蕃人也过年,可和汉历元旦,总是差了一两天。嗯,自今日起,该行汉历。”

      “州郡县官府公文,宜用中原文字。这既然归汉,当然要像个样子。吐蕃人本非夷狄,这文教大法,当然要不分彼此。”

      “还有,既然穆天子时,就发现了高原新土,那就改蕃州为穆州,以此纪念穆王吧。”

      “另,朕之前已经重新设置度量衡,以为天下标准,一体推行之。”

      皇帝一口气说完,八思巴等人也只能频频点头。

      要说与汉人风俗最接近的游牧民族,的确就是吐蕃和羌人。很多地方,包括风俗,三者都有相似之处。吐蕃人和羌人绾发右衽,和北方胡族迥异。就是语言,也同属一个语系。

    
  很快,竹简的内容就传播开来。随着一道的诏书颁布,几十个名称不同的高原部族,全部归汉。

      没用几天的蕃州之名,又变成了穆州。

      …………

      十月初六,摄政皇后临朝听政。

      这快到年底了,朝廷事物更加繁忙了。

      “摄政皇后陛下驾到!监国太子殿下驾到!”

      随着一声长长的唱喝,凤冠朝服的崔秀宁携着小太子李征,步履从容、落落大方的走入大殿,登上丹墀。

      数百名文武大臣在三府相公的领衔下,一起舞蹈下跪,山呼朝拜。

      “皇后陛下万福金安!太子殿下万福金安!”

      崔秀宁坐在宝座上,右下侧坐着一本正经的小太子。

      只有九虚岁的小太子,不知为何,目光有意无意的瞟了瞟头戴芙蓉冠的司妇寺卿辛苦。

      这个姐姐,好漂亮,好神气啊,倒是有点像母后。

      “诸卿平身,就坐吧。”崔秀宁淡淡笑道,绣着五彩云纹的袍袖虚扶一下。

      “谢皇后陛下!”众臣一起平身,按照品级,正坐在厚厚的棉花坐席上。

      坐在最后面的五品官,隔宝座足有七唐丈远,只能勉强听到皇后的声音。

      政事堂中相林必举首先站起出列,举起玉笏奏道:“启奏皇后陛下,大唐简体字已经推行数年,卓有成效。如今翰林院编纂的已告功成。”

      言罢回首道:“牟院使,快将上呈皇后陛下过目。”

      翰林院牟巘就捧着厚厚的一本精装大书,出列奏道:“启奏皇后陛下,这就是新编纂而成的。共收录华夏汉字五万两千二百一十二字,其中常用简化字四千八百二十四个。”

      “臣等参考前宋,共耗时三年零四月,耗银十三万七千余元,参与编纂的大儒名士,共计一百三十七人,查阅典籍图书三千二百余册。”

      中官常侍康西接过沉甸甸的,恭敬的呈现给皇后。

      崔秀宁接过这铅活字印刷的第一本,打开一看,但见字迹端正,印刷精美,而且注音简介,感到很是满意。

      就是太厚重了些。

      她记得后世的记载汉字五万,属于简洁版,收录汉字只有一万出头。

      这么说的话,宋末元初的汉字,比起后世要少一万多字。那么很多字应该是明清出现的。好像也有五万字了。

      汉字的数量,其实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。现在花费三年多时间,用了一百多个学者才编纂完成,说明这个时代,汉字也就是五万多字了。

      后世出现的很多新字,只是明清时代钻研训诂和考古的八股文人在无聊时搞出来的东西,大多没有必要。

      然而他们借着满人刚入关没有文化,借助编纂的机会,大量造字,挟带私货。

      “本宫认为,这编纂的很是典范。不过,收录五万两千字,书本太厚,用纸太多,这成本必定不低吧?”崔秀宁问道。

      工部官员出列奏道:“启禀皇后陛下,工部算过,印刷一套需要的工料和人工,需要耗银四块银圆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