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05、906节 洪武四年的最后一天-《警花追我到元朝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  这才彻底扭转北方长期干旱,南方长期水灾的历史。

      眼下有几百万难民,就是一个天大的机会。

      不然,后世之君,怕是没有魄力征调几百万人来搞超级工程。

     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?这就是了。

      “再征调一百万人,在雍州、豫州、徐州、兖州、青州等地,种植树苗八千万株!”

      此话一出,群臣顿时面面相觑。什么?专门花一百万人种树,这…

      李洛道:“这木能固水。树木丰茂,则雨水充沛。植树造林,实在是利国利民之大业。我大唐环卫寺,就是负责这环境生态,令大唐山林水泽,永葆自然生机,这是自然之天道。”

      林必举道:“陛下,植树八千万株,这树苗容易,从各处大山上挖就是了。可栽种在哪里呢?”

      八千万株树苗啊,这一旦种下去,数十年后要繁衍多大的树林?怎么能不慎重?

      李洛道:“就重在黄河河边,淮河河边,水库周围,沟渠两边。另外,耕地不得侵占林地,河南等地,开发已久,不可在开荒。擅自开荒耕种者,按律论罪。”

      皇帝的意思很明确,像豫州徐州等开发早的地区,不许再开荒,不许再增加耕地。

      过度开发的恶果屡见不鲜。可是历代朝廷一直在鼓励开荒,却没有禁止再开荒的。

      李洛要是再在中原鼓励开荒,那就是白痴了。中原根本不缺耕地,缺的反而是人口,开的哪门子荒?不退耕还林就不错了。

    
  大唐如今占了那么多土地,其中还有好几个后世着名的产粮重地,已经不缺耕地了。

      中南半岛、南洋群岛、北天竺都在大唐控制之下,还怕没有耕地?

      大唐需要的是可持续性的治理。一旦北方生态好转,那么就不会像后世那样积重难返,被沙尘暴肆虐了。

      既然要开创千古未有的大唐盛世,那大唐江山一定要拥有绿水青山,尤其是中原地带,更要像个中原老大哥的样子。

      “另外,再征调五十万人,治理黄河,务必使黄河下游故道再无夺淮之危。”

      “任命都水监任仁发为正三品黄河治理大臣,会同水利官员组建黄河治理衙门,全权负责治黄大事。”

      李洛一张口,又是五十万人修理黄河。

      如此一来,几个大工程就消化了两三百万劳力。赈济粮,就不白吃了。

      当然,这么干就不能让流民喝粥了,而是要吃干饭,粮食的消耗会更大。

      “渔业司增派渔船,多多打鱼,补充劳力口粮肉食。明年的捕鱼量,必须要达到两百万石。”

      这几年,渔业司的捕鱼规模越来越大,可也就是一百万石出头,大部分是军队消化了。

      如今,整个亚洲最好的渔场,都在大唐手中,海中的鱼可谓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。可因为受限于官营捕鱼船队的人手、船只数量、加工规模,捕鱼量并不大。

      “陛下。”司渔使出列,“倘若陛下拨款一百万,用以建造十个加工海鱼的大鱼厂,那么渔业司明年,可产海鱼三百万石以上。”

      “三百万石…算鲸鱼么?”李洛问。

      司渔使回道:“回陛下话,不算鲸鱼。倘若算上鲸鱼,那起码要增加三万石。”

      李洛点点头:“朕可以拨款一百万。不过,鲸鱼产量,也要增加三万石。”

      司渔使心中一算,三万石鲸鱼,也就是多捕鲸百条而已,应该能完成。

      “遵旨!渔业司必不负陛下所望。”司渔使表态道。

      李洛露出笑容,那么明年就是六万石鲸鱼了。不光是肉,还有大量的鲸油,鲸骨,都是好东西啊。

      今年,光鲸油的收入,就有几十万银元。而且宫中点灯,鲸油很好用。

      “司妇寺卿,这流民中的女子,你可有什么章程没有啊?”李洛看向辛苦。

      他对辛苦,一向是有所期待的。辛苦聪明能干,也很会做官。担任司妇寺卿以来,将司妇寺管理的井井有条不说,还彻底管控了风月之地,成为一个强力的执法官衙。

      原本,风月之地的执法,由警士堂负责。可是司妇寺反对警士检查秦楼楚馆,夺取了秦楼楚馆的执法之权。

      于是,风月产业不但缴纳了更多的税收,也抑制了各种“恶疾脏病”的泛滥。

      不过,辛苦的名声并不好,行事乖戾阴狠,属于酷吏。要不是她属于帝后的红人,早就被人弹劾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