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51、852节 不要跳舞…大唐钦使到天竺-《警花追我到元朝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  “贵人,贵人可是光明公主殿下?”那县令面带惊疑的拱手说道。

      辛苦也觉得此人面熟,稍微一回想,就想到此人原是萧焱赵王府中的一个门子,不意今日也做了县令。

      “本使正是辛苦,不过乃是大唐钦差特使,早就不是什么光明公主了。嗯,不过本使倒是记得你。”辛苦端坐马上说道。

      那县令立刻跪下:“下官梁国恒北县令王忠,拜见天子钦使!”

      梁国已经是大唐诸侯封国,采用洪武年号,是大唐之臣,他当然不敢怠慢。

      “起来说话。”辛苦鞭子一抬,“你家大王呢?”

      王忠道:“回钦使话,大王还在纳河大营,因为军情紧急,只能亲自镇守,不能回王城。”

      辛苦点点头,“理国王太后呢?是不是也在纳河大营?”

      王忠回:“理国太后也在纳河大营。公…钦使,是否要下官飞马向我家大王汇报,去王城相见?或者,下官派个向导?”

      “不必了。”辛苦摇头,“你回城就是,本使自去纳河大营,本使不缺向导。”

      石珊瑚却是问道:“王县令,这城外局势,越来越乱,你为何不管?”

      王忠苦笑:“城中只有百余兵马,还要守城,如何管得了?如今梁国理国主力都在纳河,内地空虚的很,不大乱已经不错了。我们在此都是外人,天竺百姓没多少人向着我们,难呐。”

      眼看辛苦要走,王忠赶紧提醒道:“好教钦使知道,这去纳河大营的必经之路上,道路不靖,多有强盗。之前还算老实,如今越发猖狂。还请钦使当心呐。”

      话未落音,辛苦已经去的远了。

      强盗?哼,敢打劫自己,那就是想死都难。

      接下来一路走来,众人都有些感概。

      林九说道:“主人,石将军,如今的北天竺,已经和几年前大为不同了。”

      原本到处可见的某某寺,被佛寺取代。多年前曾广为流传而后灭亡的佛教,又死灰复燃般在北天竺重新兴盛起来。

      曾几何时,西域信仰某某教的秃觉、钦察、阿富汗军事贵族,攻入北天竺后花费两百多年时间,前后建立几个王朝,才维稳某某教的初步统治,勉强压制了强大的婆罗门教。

      可即便婆罗门教屡遭镇压和排挤,仍然在中下层拥有广泛的势力。这使得北天竺几代王朝,都是上层信仰某某教,下层信仰婆罗门教。

      双方谁也奈何不了对方。某某教的背后,是王朝苏丹和军队。而婆罗门教的背后,是各地土着王公和广大天竺百姓。

      就这么纠葛斗争两三百年,却等到了新的入侵者。

      几年前,来自东方华夏的军队,在一对兄妹的率领下,突然出现在天竺东北,趁着奴隶王朝衰弱,各地王公反抗之际,一举攻入恒河流域。

      然后,这对兄妹在来自海上的海宋舰队帮助下,攻占了德里,灭亡了本就摇摇欲坠的奴隶王朝。

      随后,这对有着东方姓氏“萧”的兄妹,就在奴隶王朝建立起梁国和大理国。

      他们非常奸诈,利用婆罗门教对某某教的仇恨,欺骗土着王公效力,镇压了某某教“四十家族”,又剿灭了“两千部”。

      在联合婆罗门势力剿杀奴隶王朝势力同时,萧家兄妹乘机收回了所有的哈斯、伊克塔、瓦克夫,并没收了某某教势力的所以公私财产,发了天大的财。

    
  萧家兄妹将这么多土地和财富分给麾下的华夏将士,多余的分给愿意合作的天竺人,招兵买马,暂时站稳了脚跟。

      紧接着,萧家兄妹又对之前的盟友婆罗门突然下手。婆罗门教的各地王公土司,本就在镇压某某教的战争中损失很大,如何能应对?

      结果,萧家兄妹成功的铲除了各地王公,又镇压了失去利用价值的婆罗门势力,代之以佛教。

      佛教毕竟是天竺之教,很符合天竺人。佛教在天竺彻底消亡不到两百年,所以佛教在北天竺受到的抵制很小,很多对佛教有记忆的人,甚至主动皈依佛门。

      这使得汉传佛教,成为瓦解某某教和婆罗门教的利器。

      就这样,萧家兄妹作为新的异族统治者,花了三年时间,吞下了后世西到印度河、东到孟加拉、北到尼迫尔、南到迈克尔山的天竺中北部。西边是大理国,东边是梁国。

      而作为华夏盟友的海宋,则是分到了沿海地带的土地,改为海西道。

      三国在中北天竺大肆推行汉传佛教,还大肆改名。他们改“舍克”为郡,改“巴尔加那”为县,改“穆塔”为乡村。还将某某寺和婆罗门寺改为佛寺,安置东方来的成千上万的僧人。

      他们还改天竺河为大理河,改迈克尔山为南城山,改玄奘去过的那烂陀寺为三藏寺。

      他们宣布废黜婆罗门制度,让人数最多的下等人“翻身”,换取下等人的支持,减免税收,分发土地,同时搞出“赐姓制”。

      只要想要土地的,想免税的,想翻身的,全部都要改为汉姓汉名。同时,宣布汉字为国字,汉语为国语,华夏人为国族。然而,华夏人为一等,南洋和吐蕃移民为第二等,天竺人为第三等。

      这一切,他们是和唐廷学的,也是和元廷学的。他们把李洛和忽必烈用的那一套,综合起来用来天竺人身上,搞出这么一套四不像的东西。

      就连军事上,他们也是忽必烈的好学生。他们将从东方带过来的梁军和大理军改为禁军,控制南洋移民和吐蕃移民后裔组建的兵马,称为黑目军。

      再用“黑目军”来控制招募的天竺兵。

      这禁军-黑目军-天竺军,就相当于蒙元的蒙古军-色目军-汉军。

      还真别说,这既学唐又学元的制度,竟然真的帮他们打开了局面。他们用总数只有十万的华夏军,控制了六七万黑目军,又控制了十几万天竺兵。

      然而,天竺中南部的天竺诸国,却仍然拥有强大的实力。他们不甘心东方异族来到天竺,更讨厌东方异族恢复佛教,推行汉法。于是组成联军北伐,打算赶走东方人。

      而梁国和大理国外有强敌压境,内部还有婆罗门和某某教信众反抗,仍然处于最脆弱的时期。唐廷再一逼迫,他们就不得不割让恒河之北的土地,换取唐廷的支持。

      数月前,梁军和理军二十余万,被中南天竺诸国三十多万联军大败,损失八万多人,败退数百里,丢失了纳巴达河以南所有的土地,只能凭借纳巴达河防守。

      此次大败,两国领土锐减,加上恒北又割让给李唐,使得领土不到之前的一半,当真是吃了大亏。

      此时的纳巴达河之北,萧家兄妹修建了一座行营,两人就守在这里,根本不敢回到王城。

      因为,纳巴达河之南,就是中南天竺的诸国联军。

      天竺联军虽然大败华夏军队,可自身的损失也很大。加上各部之前因为争权夺利,所以一时还没有发动新的攻势。

      可萧家兄妹仍然不敢大意,只能亲自防守。

      如今,两国兵马下降到二十万,虽然最核心的华夏军损失很小,可天竺兵损失很大。而且,国内还需要兵马镇守各地,纳巴达河防线上的兵马,只有十二三万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