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君上威武!大唐必胜!” 侍卫和禁军也一起下拜,声震钱塘。 崔秀宁已经翩然走下城楼,迎向驻马而立的李洛,她身后跟着两男两女四个宫中侍卫侍女,两个侍女手中捧着酒杯酒壶。 崔秀宁落落大方的来到李洛马前,敛衽一礼,声音清正的说道:“臣妾恭迎君上凯旋!君上亲征辛苦,鞍马劳顿,请满饮凯旋酒!” 她说话间,身后的侍女就斟了一杯酒,恭恭敬敬的奉给崔秀宁。崔秀宁则是双手举杯过顶,奉给李洛。 李洛认认真真的接过这杯酒,一干而尽。神情端正的说道:“夫人辛苦了。”再对跪在两边的众官员一抬手,“众卿免礼,平身吧。后日,寡人在凤宫中设宴,庆祝我唐大捷!” “谢君上!”林必举和郑思肖等官员一起起身,却不能掸土。 李洛说完下马,牵着崔秀宁的手,两人面带标准的微笑,以携手礼联袂进城,标榜夫妻和睦,为臣民表率。 见到李洛进城,百姓们慌忙参差不齐的下跪,喊得也是五花八门。 “拜见君上!” “拜见官家,官家威武!” 好嘛,果然是宋朝遗民啊,李洛离称帝还早呢,他们就习惯性的叫官家了。 李洛就算称了帝,也不会用“官家”这么土气的称谓啊,那是赵良钤和赵昌用的。 李洛和崔秀宁在欢呼声中踏着黄沙街面上的红毯,来到红毯尽头一辆华丽的双马马车前,早有侍卫打开车帘子,扶着李洛登上马车。 崔秀宁也登上她的翠軿。两辆马车一前一后,在簇拥中往南城凤凰山下的皇宫而去。 至于跟他回来的三万兵马,自有人安置。 李洛回到后宫,沐浴更衣之后,才来得及和崔秀宁好好说话。 将侍女们一股脑的赶出去,男人女人就紧紧搂在一起…… “逃犯瘦了很多啊,摸着都有点磕人了。”崔秀宁也换上了一件绢布中衣小褂,满头秀发随意披散,她摸着李洛的肋骨,连说瘦了。 李洛翘着二郎腿,一手搂着崔秀宁,一手把玩她的头发,“能不瘦么?东奔西走,劳力伤神,军中伙食又不精致……警察也瘦了啊,嗯,摸着也有点磕人了。唉,玉容日日减三分,不知丽人为何人。” “你可拉倒吧。我为谁?就为这摊子事。你不在,我这个摄政夫人大事都要抓总,比996还要有福报的797。”崔秀宁说道,“不过,总比你在外面打生打死强,但没少担心,担心万一你挂了。” “你别担心。坏人活千年,我哪里会挂?”李洛一边说一边掏掏耳朵,摇摇头。 崔秀宁向他耳朵里看一眼,“我去,难怪你痒。你等着。”下了床榻穿着木屐跑到梳妆台前,翻出一个掏耳勺。 “你小心点。”李洛的身子缩了缩,“上次给我掏耳朵…” 崔秀宁拿着掏耳勺逼过来,“你别赖我。上次是你自己动了。我这么大人,还不会掏耳朵?儿子那么嫩的耳朵我都能掏好吧。” “行行,那你来吧。”李洛只能枕在她的腿上,觉得十分惬意。 崔秀宁很是小心,原本就大的眼睛睁的圆圆的,咬着嘴唇,一眨不眨的盯着李洛的耳朵,小心翼翼的慢慢忙活。 那股认真劲儿,透着举轻若重的架势,看着都辛苦。 李洛一动也不敢动。说实话,他对崔秀宁掏耳朵的手艺持怀疑态度。 “好了。”崔秀宁放下掏耳勺,揉揉手腕,“妈蛋,给别人掏耳朵咋这么累啊。” 什么?好了? 李洛一脸懵逼的从崔秀宁腿上抬起头,指指右耳,“这边还没掏吧?” 崔秀宁笑道:“明天再掏吧。” “行。你牛叉。”李洛只能自己拿过掏耳勺,“别碰我。” 解决完耳朵的事,两人又胡天胡帝、没羞没臊的闹了一会儿,李洛又开始喊饿。 这次是真饿。 崔秀宁亲自下厨,炒了一个唯一拿手的鸡蛋。由于没有辣椒和番茄,只能用葱花炒。 这当然是不行的。于是崔秀宁又吩咐厨房整治一桌酒菜。 两人就把赵官家皇后的的寝宫当饭厅,吃了顿家常饭。要说唐国和夫人的日常膳食,虽然精细是精细,却完全说不上奢侈。 小两口造完饭,洗漱完,这才躺在榻上开始说正事。 “忽必烈大叔要借刀搞我们了。”崔秀宁枕在李洛的肚子上,光着脚丫子夹着李洛小腿上的肉,“李雍刚送来的消息。元廷要让高原上的那帮套马的汉子下来,还有大理段王爷的后人,也要出兵。” “你别压我肚子,刚吃饱。”李洛将女人的脑袋搬开。 紧着眉头一皱,段氏总管出兵在他意料中,可吐蕃人也出兵,倒是他没想到的。 “你在安南时,不是有吐蕃兵手下么?他们的战斗力怎么样?能不能打?”崔秀宁问。 李洛回想了一下,“吐蕃兵的战力很强,并不比蒙古兵差多少。尤其是青海的吐蕃兵,更强。” 崔秀宁眼睛一眯,“那就是了。忽必烈大叔调的,主要就是青海吐蕃兵。忽必烈许诺,只要立了战功,就有汉人奴隶,有粮食金银。还要给参战的吐蕃头人封赏。” 李洛道:“套马的汉子,能出动多少人?” 崔秀宁腿一翘,“从宣政院的资料来看,青海和藏地的吐蕃人有两百多万,加上很多吐蕃化的汉人,出兵十几万妥妥的。元廷如果不怕把南方打烂,那就是慷他人之慨之慨,怎么玩儿都不怕。” 李洛点点头,“我也这么想。他们是不在意南方汉人百姓死活的。北方奴隶加百姓还有两千多万,这个盘子也够他们寄生了。东西本来就是他们抢的,怎么会心疼?” 崔秀宁站起来,翻出一个自制的册子,递给李洛,“你看看这个。看你会不会惊讶。” 李洛翻开册子,扫了几眼就果然露出一丝惊讶之色,紧接着就露出怒色。 原来,这上面是一份名单,全部是打算叛逃的工匠,是李洛从江西环鄱阳湖技术带解救出的三万工匠的极少数人。 足足数十人之多! 更危险的是,他们已经参与了唐军火药的生产,对唐军火药的配方和提纯有了解了。对唐军的火铳火炮也多有观摩。 他们本来就是李洛用来扩大火药火器产能的。 第(2/3)页